來自機構的統計顯示,在近期北京熱銷的28個項目中,銷售均價出現上漲的項目有17個,占據總項目數量的比例為61%,占比超過6成。隨著新房、二手房與土地市場成交的回暖,部分熱銷項目價格上漲與土地出讓價格攀高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,在樓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刻,新一輪樓市預期微調開始加速。
新房價格連續5周在2萬以上
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:7月北京樓市繼續環比復蘇,在7月前8天銷售套數超過20套的住宅項目且在6月占據全市熱銷住宅前100名的,合計有28個項目,在28個項目中,銷售均價出現上漲的項目有17個,占據總項目數量的比例為61%。占比超過6成。
此外,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,7月第一周商品住宅期房均價為21252元/平米,環比上漲5.7%,比6月第一周上漲17.8%。北京新房價格已經連續5周位于2萬元以上。進入旺季后,除了部分項目價格止跌回升外,單價在2萬以上的成交占比由4月之前的兩成左右上漲到近3成。
鏈家報告表示,3月以來,剛性需求集中釋放,同時,改善性需求開始入市,7月首周,單價在2萬以上的成交量占比達到近30%。另外,6月份,全市平均成交價格前50的項目成交量比5月翻了近一倍。多種需求入市支持下半年市場不會出現明顯降溫。價格方面,在旺季成交量的拉動下,商品住宅成交均價持續位于2萬元以上,改善性購房和高端需求的入市使下半年均價再難回落到2萬以下。
“7月單月均價上漲將依然是大概率事件,但是大部分價格上漲的幅度都不大,而且相比歷史最高價還有一定距離。”北京中原地產張大偉表示,限購、限貸依然指向投資需求入市,雖有部分可能入市,但是難以支撐全面回暖。所以雖然量價可能同漲,但是價格上漲幅度有限。入市項目定價依然謹慎。
土地市場開始強勢復蘇
繼新房、二手房市場成交反彈之后,北京樓市土地市場也開始強勢復蘇。
本周二,經過46輪的激烈競拍以及數十輪的配建回購房面積爭奪,中赫置地將備受關注的北京萬柳地塊收入囊中。據了解,萬柳地塊總面積為77739平方米,最終出價26.3億元,地塊溢價達41%,樓面價超過4萬元/平方米。
“海淀萬柳區域僅存的能供開發的純居住地塊,今后土地市場不會再有此類地塊推出,所以該地塊吸引眾多大型房企激烈競標,并且成為北京今年的‘地王’并不意外。中赫在競標之前,也已作過精細測算,對該項目中赫只追求合理利潤。”本周三,中赫置地在給媒體的一份書面回應文中寫道。
然而,中赫置地的回應并沒有打消業界的憂慮,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表示,當前高溢價的現象讓人想起2009-2010年土地市場剛剛開始活躍時的場景。當時,土地市場成交仍然低迷,但是隨后出現高溢價率成交的現象。在房地產市場仍然以“降價跑量”為主的環境下,土地市場出現“高溢價”、“地王”不是一件好事情。這極有可能是市場走向出現偏差,或將導致樓市調控政策由當前的定向“微調”為主的時期轉為再度收緊。
調預期行動加速
當2012年6月份全國大多數城市成交量出現反彈的時候,國務院明確表示樓市調控堅持不動搖,堅決抑制樓市投資投機現象。
據媒體報道,住建部人士日前表示,住建部已經按照國務院要求,對地方微調行為進行調研,如果確有地方出臺或變相放松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,會予以糾正,加強地方問責。 7月1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,在人民時評欄目發表題為《央企應推動樓市健康發展》的評論文章。該文直言,“如今參加萬柳地塊爭奪的央企,雖然都被允許將房地產作為主業,但調控關鍵期,央企參與”地王“爭奪恐怕并不合時宜”。
摩根大通表示,盡管近期的宏觀政策已明顯轉向寬松,但是房地產市場將會在今年剩余時間內繼續緊縮。